"

香板

"

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禅林称为香板。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及因职责的差别,形式长短也有区别。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香板——由方丈、首座、西堂等职事所持用

香板——由方丈、首座、西堂等职事所持用

禅堂香板的由来是什么

“香板”的味道

很多人修禅的话,应该都是知道香板的,在佛教中,香板是指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禅林称为“香板”。而且很多人都是对香板是有着特殊的感悟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转眼之间,2016年的春节已经过去。

正月初四那天早上六点,我们一行七人由揭阳出发驶往汕头清凉苑,准备参加三天的春节禅修活动。

八点,皈依受八关斋戒仪式后,随即禅修打坐正式开始。

记得没错的话,这是第五次拜访清凉苑。一切还是老样子,陈设依旧,感觉依旧,来的目的也依旧……

禅修,是我早有听闻,却不曾见习的。这次能来,可以说全是妙莲师兄的“怂恿”吧!

师父把禅修作息时间表贴在了墙上,第一天是六枝香,分六个时间段完成。中间有喝茶,休息小参时间。早上是4:30分起床,五点准时开始第一枝香。过午不食,晚上也都是和衣而睡,十点准时熄灯。令我一直忐忑不安的不是打坐,也不是怕饥饿难忍,而是怕自己不能早睡早起。因为平时在家都是晚上晚睡、早上不起的,这一下子要改变作息规律,怎不令人担忧。想想已经报名参加,再怎么也要逼自己一把。

第二天坐八枝香,第三天六枝香,坐完后,三天禅修也随即结束。

关于禅修要求,来之前微信群里已经有发,也交代了具体要带的东西和注意事项。只是粗心大意的我,居然把最重要的东西——海清和戒衣落下忘带了。这或许就是平时浮躁散漫过度,而养成的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使然。

随着第一支香燃起,我们和汕头师兄一起开始了闭目禅修的进程。很快第一枝,第二枝,第三枝。当第四枝香坐到一半的时候,我的手机发出了嘟嘟的震动声,下意识的用最快的速度拿起来迅速的关掉了。心里想,吵到了师兄们的修定心,真是不该。

当坐香结束师父敲响木鱼后,随即叫我:“觉芝,过来跪下。”听后一懵,心里想着,难道是要挨香板?我木讷着来到师父面前跪下,还不知道香板怎么挨,之前只听说是师父见到违规者自己走过去打的,这叫过来受罚的还从来没听说。只见师父拿起桌子上的香板对我说:“双手合十,等下打完再去菩萨前忏悔。”我低着头老实的照做,心里一片混乱……只清楚的记得师父打了我三下肩膀。当时的场景,依稀在我眼前浮现,心底的感觉直到此刻,依旧无法找到精准的字眼正确的形容。但有一条,心底一直是清晰的,那就是,香板不会打错人。

“香板”的味道

“禅以声为刺。”这是一进清凉苑就可以看见的。它安静的悬挂在禅堂的墙上,无声又温馨的提示着来来去去的每一位善友。宁静是生命的一道屏障,是灵魂的歇息之处。只有心宁静了,我们才可以看见真正的自己。才有机会剥开外壳,看看这些年自己一路行进下,行囊与心灵都装了些什么?是美好还是丑恶,是真实还是虚幻?

匆忙的我们,早已远离了宁静,无知的为了匆忙而匆忙,最终连自己何去何从都没有时间仔细的去思考?!

清凉苑,正是我一直寻觅,却在偶然间发觉的地方。他的禅堂,他的禅意,他的禅心,他的禅修,他的禅物,都是属于每一位与佛有缘的人,与禅有缘的人。

随后的禅修,我的心情更是跌宕起伏,复杂难平。时而小喜,时而小悲,时而小痛,时而小悦……因感知到自己的拙陋而悲,又因有机会学得佛法而喜。因自己的贪嗔而悲,更因知遇师父教诲而悦。

特别是禅修的第二晚,师父提前敲响木鱼,所有学员,都没有下座,认真听师父的开示。师父由学员心态讲到学佛的必要性,以及学佛对自己的人生起到的诸多益处和重要意义。最后他提到了他的女儿……那一刻,有的师兄已经泣不成声,我也忍耐不住,任眼泪决堤般涌泄。在场的师兄很多都飙泪了,如一位师兄所说,不为别的,只为师父的慈悲与苦心而泣!

娑婆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煎熬翻滚,苦难在华丽的装扮下,迷惑着每个人。原以为人生路上都是开心,各种祈愿,各种盼望,各种索求,各种美好与期待。岂料走着走着,风景就变了,变得狰狞邪恶,危机四伏。怎不令人失望与痛心啊!

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的随波逐流,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渐渐地,最初的美好,逐渐被现实涂上各种自己需要的色彩,哪怕是晦暗的,违背良知的,只要需要就不惜代价。即便践踏了道德底线,也有视无睹,不以为然。真正原来那个本善的自己,逐日迷失,名利权威,金钱享受,欲念地位,误以为这些才是最高的梦寐追求。当追逐的梦想完成后,某个无眠的夜,恍然间发现,自己已经是迷途羔羊一样,那些走过的路,错过的人,都已经一去不复返。得失成败过后,那颗漂浮的心又将去哪里找到慰藉,得到安宁?!

清凉苑别样的氛围,给予了我们亲近佛法的机遇,我们这些有幸学佛的人,能够进一步了解佛法的博大精深,可以通过另一角度窥探生命,俯瞰人生。

三天的禅修,师父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他的禅意与用心,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吸收。师兄们的一言一行,严谨有度,都将成为我行为的标杆。在她们面前,我的缺点和不足,都得到彻底的对比与证实。希望以后的自己能够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像在清凉苑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循规蹈矩,有法有章。

三天的清凉苑禅修结束前,我看了看伴我三天的一景一物,再一次看看案台上的香板。想到师父说:“打香板是为了消除你们的业障。”那时刻心中的感慨,何止万千?心底涌现的惭愧像滚滚潮水一样,再一次将一切淹没!

希望那案台上的香板,能够鞭策更多的贪嗔痴,也永远促我稳健的前行。

“香板”的味道

上面就是关于觉芝师兄对于香板的感悟了。现在特别多的人都是在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也想要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而且我们修行佛法的时候也是可以推荐别人来修行佛法的。

...查看更多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禅堂●行香,香板典故

诸位师兄之中有的人是知道香板的,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禅堂法器。而且在禅堂中,是有很多的修行方法的,比如行香,其实在禅堂,来回的行走,称为“行香”。那么我们是可以去了解一下行香,香板典故是什么。

行 香

在禅堂,来回的行走,称为“行香”。俗云:“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一般于饭后行香,可以训练威仪,促进胃肠消化,增益健康;或于禅坐昏沉时,起而经行,活动筋骨,舒通血气,使能安心坐禅,也是调和身心的方法之一。

行香时,身端头正,颈靠衣领,双眼平视,不东张西望,不昂首低头,两手以左七右三自然摆动,全身放松。转弯时,右绕而行。行香速度,由慢逐渐加快,快慢有序,以达威仪、健身之效。

行香的姿势是左摆右甩,即左手摆三分,右手甩七分。为什么右手是甩的,而且比左手的幅度大?因为跑香是右绕而行,身体自然产生一股向左向外甩出去的力量,若右手向右前甩则刚好抵消身体向外的力量,从而使身体保持平衡,道理很简单。虽然很简单,但也有人偏偏说是左甩右摆的,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没有参学的。

行香最关健的是量的大小,不可过小,不可过大。这个量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是时间,二是速度快慢。关于跑香的时间,一般根据坐香的时间而定,坐香长则行香长,坐香短则跑香短,约二比一左右。饭后行香,因为消化饮食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求比较长,一般要五十分钟以上,否则坐在那里肚子会胀。关于速度,饭后正在消化饮食,这时行香应该是最慢的,到后面逐渐快起来。一般情况下,要不快不慢。关于量的问题,其实必须自己掌握好,自己的情况自己是最清楚的。太慢了,就到快的圈子去,太快了,就到慢的圈子去,或出去休息一下。禅堂人多,不可能把每个人都照顾得恰到好处。

禅 堂 香 板

禅堂香板 是用于维系僧团中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禅林称为“香板”。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长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 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及因职责的差别,形式长短也有区别。

用以警策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香板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众时亦使警策。在打禅七时,有时请方丈和尚加持僧众,有打“定中警策”的——在禅坐中,和尚供养每一位僧众一下香板;若打“动中警策”,首先由维那师根据实际情况,行香后打站板,然后依序分班站立后,请和尚开示打警策。故禅门的禅堂,无论是封闭也好、大也好、小也好,主要是让一个有心参禅、悟道者,能有个悟处。

禅堂●行香,香板典故

行 香 和 香 板 的 典 故

大约在二百六十年前,中国清朝初年,正当清世宗雍正皇帝在位。他可说是位相当敬奉佛教的君主,他在位时非常怀念以前的国师──玉琳国师,。玉琳国师是当朝皇帝公认的大彻大悟者,并且拜为国师。玉琳国师已经圆寂,皇帝就特别操心——后代还有没有人能够继承玉琳国师禅风,继承他的禅悟水平?因此派人到处去找玉琳国师的传人,结果都隐姓埋名,谁都没有开悟,觉得都担不起玉琳国师的盛名。最后找到一个人,天慧实彻禅师,当年天慧实彻禅师是玉琳国师的徒孙,号称为瘌痢头和尚。他整个头上,都长着瘌痢,特别不好看,整个人的长相也很不庄严,用现在得话来说,就是颜值欠佳。皇帝找到他以后就想,我怎么想办法让你不辜负你师公的传承,一定要把禅宗的家风继承下去呢?

皇帝把他请到了皇宫,在宫里建了禅堂,给他七天时间,叫做“尅期取证”。时间规定七天,在这七天里面,把天慧实彻禅师关到禅堂里行香坐香。一把尚方宝剑挂在禅堂的正门前面,皇帝的贴身太监天天来检查他的功课,给他送饭。饭送进去以后,门一关,就弹一弹剑锋,对他说:“老修行,又过了一天,还剩六天啦!”又过了一天,再“噔噔”弹两下,“老修行啊,又过了一天,还剩五天啦。五天一过,你这脑袋就没啦,你这瘌痢头,就飞啦!”

天慧实彻禅师很着急,他连睡觉都不敢睡,更加辛勤地苦参。到了四天,由于缺乏睡眠,他开始觉得昏沉,睡意时时袭来,不知不觉中会睡了好一阵子。他很快地像从恶梦中惊醒一般,霍然站了起来。为了驱走睡魔,他开始在房里来回走动(经行) ,一天一天过去了,天慧实彻禅师继续不停摄心专一地来回走着,并藉以驱走困意,以便继续坐禅,他已开始忧心如焚——因此走得越来越快,他由快步走,渐渐变成了有如慢跑一般!到了最后还剩一天的时候,真是火急火燎,等到门一开,尚方宝剑就是用来砍自己头的。这尚方宝剑砍天下人的头,一个瘌痢头和尚的头,又怎么能保得住?多少高官贵族都给砍了,自己的这个头肯定是不行了。禅师很着急,就使劲跑香,跑到最后,天昏地暗。结果一不小心,一脚踩在另一只脚的鞋带上面,草鞋的草带一下子崩断了,两个脚并到一起了。“砰”一声倒地了,他不光是倒地,关键是一头撞在了禅堂的中心柱上。瘌痢头上又撞了一头的包,趴在那个地方,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砰”一响,还以为完了——这肯定给摔死了!

太监就打开门。门刚一打开,瘌痢头和尚就直接冲到门前,把上方挂着的尚方宝剑取下来,太监不明白原因。追上去把他摁住:“你这要干什么?”天慧禅师拿着尚方宝剑说:“皇帝前日要我头,我今日要皇帝头。”还在往上冲,一直就冲到皇帝身边。那个气势,几个太监都不敢拦了。禅师直冲到皇帝面前去,太监们也都跟着过来了,皇帝看到天慧禅师冲过来,却在那里哈哈大笑,皇帝明白禅师已经开悟了!

这一则传闻的故事,亦正可说明一个人在生命危急的时候,必然会奋不顾身地精进勤勉以求,这是不容置疑的。这故事也告诉我们:开悟也常出人意表地在一段精勤之后,忽然现前,然却必须经过一番的生死苦斗,绝非凭空所能幸致,亦即“置之死地而后生,差近其义。

已经悟道的天慧禅师终于成了名符其实的祖师,而他那步行中禅、跑步中禅的修行也演变成禅堂里的一项修行传统(称为行香) 。同时,据说香板的起源也从这个故事而来。香板的形状犹如一把剑——警策之剑,用来警告策励行者:若不努力求开悟的话,就叫你吃这一剑!再者,更深一层而言,此剑又有智慧之剑的象征意义,提醒行者要以金刚慧剑来斩断无始无明以及无始妄想之蛛网缠结。

禅堂●行香,香板典故

上面就是关于行香,香板的典故是什么了。现在的很多法师都是在推荐我们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能够认真的念诵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而且我们也是可以推荐别人也来修行佛法的。

...查看更多
禅堂法器之——香板

香板的力量

诸位师兄之中有的人是知道香板的,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禅堂法器。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其实很多的法师都是开示过香板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东华寺的定位是禅宗道场,所以我们教大家怎么坐禅。过去有个和尚问祖师:“什么是禅?”祖师反问:“什么不是禅?”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答:无处不在)没错。禅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禅。其实禅就是把心收回来,回归当下,安住在当下。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这个功夫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练的,要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并不是来到东华寺这七天才是修行,这七天只是一次强化训练,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功夫,克期取证。如果你平时没有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这七天你的收获不会大。

我们把修禅、佛教乃至宗教想得很神秘,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身心合一,然后再与大自然或宇宙进行第二次对接,达到人天合一。人天合一也就是藏传佛教所说的最高境界——证入空性:个体消失,融入整体之中,就像一滴水回归了大海。实际上我们天生就具备了人天合一的功能,只是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用头脑,把它忘掉了。而修禅就是要突破我们的头脑这堵坚固的墙,从而达到无为,也就是无意的境界。

可是要想达到无为,必须先借助有为的方法。就像一个武术动作重复了三千遍,才能从生硬到熟练到最后形成本能。老祖师设立了很多方法和技巧,比如通过观呼吸、守住慧眼,或者观想、观空、冥想……各种途径,目的都是让我们把散乱心收回来,人在此,心在此,达到身心合一。

至于哪个法高,哪个法低,只要你用得得心应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法。你会用一种法,所有的法都会用,因为心只有一颗。虽然它体现的方式有千千万,比如谈恋爱时的爱心,打架时的愤怒心,贪东西时的贪心,付出时的奉献心……究竟有多少种心,我们也数不清,但是真心只有一颗!

你的心,你想让它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它就展现出什么样的形象。如此说来我们完全可以做主,你想要什么样的心都是自己说了算,那么了生死、开悟也不是别人说了算,也都是自己的决定。师父只是在修道的途中接引我们一下,拉我们一把,提醒我们说前面有个坎儿你要小心,前面有个岔道你要注意。

香板的力量

刚才我们的维那师拿香板做比喻,我觉得今天晚上他真的是把香板阐述清楚了,我是听懂了,从中受益了。你们千万不要小看香板,上面有数千年来一代一代祖师信息的传承,所有寺庙的香板每天都是要上香的。拿香板的人,当他和香板合二为一时,就已经被祖师附体了,他就代表了祖师。你违背了规矩,反抗香板,就是反抗祖师。

拿香板的法师打了你,他会说我没有打你。这时候你可能会莫名其妙、会不服,心想:你一个法师怎么能撒谎呢?你明明打了我肩膀怎么说没有打我呢?结果你去问几个开悟的和尚,他们都说:“他没有打你呀。”你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气呼呼地回去继续坐禅。参了七七四十九天,你终于开悟了:哎呦,我要感恩这个打我的法师呀,他真的没有打我,他打的是我的习气毛病啊!

你没有恶习,我怎么会打你呢?你没有贪心,我不会打你的贪心;你没有散乱心,我不会打你的散乱心;你没有渴望的心,我不会打你的渴望心——如果你的心是空的,安住在当下了,我打你也打不着,我还打你干什么?所以说“你”和“你的”是两回事,他打的不是“你”,而是“你的”恶习。

为什么那些开悟的和尚明明知道答案却懒得告诉你呢?因为禅是不能点破的,有时候点破会断了你的慧命,禅必须靠自己参。你心中有疑惑,这个问题就会堵在你的心口,你就打不起妄想,没办法散乱了,你只想把答案搞清楚:为什么说没打我?为什么说没打我?为什么说没打我?……这个问题堵得你吃不香,睡不着,日日夜夜都在精进地参,参到眼睛红肿,火气上延,已经山穷水尽了,快发疯了。突然,一个急拐弯,摔了一个跟头,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你就豁然顿悟了。

来到东华寺,你们不用做计划,只要把身心空掉就行了。你能和钟板、香板同步,就意味着你已经入道了。钟板和道是一体的,它本身就是道。所以过去禅堂里,必须是入了道的法师才能做掌管钟板、拿香板的维那师父,过去的方丈和尚也是开悟了才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不一定要开悟,只要你有管理能力,能跟政府协调好关系,能化缘把寺庙建起来,你就能当方丈。过去不一样,你必须开悟了,开了法眼,能看到有形无形的众生了,才让你当维那、当方丈。

比如在禅堂里,维那师突然打你旁边的人一香板,你心里疑惑:为什么维那师打这个用功的人呢?他又没有打瞌睡,没有东倒西歪,也没有打呼噜,为什么打他呢?因为你没有开法眼,而持香板的维那师开了法眼,他知道他人在这里,心不在这里,所以“啪”地一香板把他的散乱心打回来了。持香板的人是不会乱打人的。你能接受香板就表明你已经放下我执,接受了道,开始与道融为一体了。

就算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没有投入一定的时间,你也开不了悟。好的方法就相当于一个可以带你到达无限高的梯子,如果你只爬到三楼五楼就不再爬了,那你只能停留在三楼五楼。要知道过程就是道。

过去有一个日本禅师,一个后生去向他求道,他说:“你去种花,种三年。”这个后生就去种花。三年后,禅师对他说:“你再去做三年饭吧。”结果他又去做了三年饭。他想:这次总该传我法了吧?没想到老禅师说:“你再去方丈室接待客人,泡三年茶。”结果他又泡了三年茶。三年后,老禅师说:“你已经开悟得道了!”

后生说:“怎么可能?我九年都在种花、做饭、泡茶啊。”老禅师说:“你若不信,到外面去跟人较量较量,你就知道你是不是在道里面,你的功力有多高了。”后生将信将疑地到外面一验证,发现自己真的开悟了。为什么呢?就是正确的法加上时间。如果你能花三年时间,让自己的心安住在一件事情上,我相信你也会成就。

天下万事万物和道都是一体的,坐禅是道,种花、做饭、泡茶乃至为人处世都是道。无论是从商、从政、从事艺术、写作还是当和尚,隔行不隔理,道理只有一个,你只要会一个道的道理,你就会千万个道的道理。你能融入过程、适应过程,就能找到道。过去我非常反对形式主义、过程主义,但是现在我的观念转变了。过程和形式也是心,如果你一开始就不能安心于过程、安心于形式,最后你也不能安心于道。就像你不能安心于种花、做饭,你同样也不能安于坐禅一样。

我们的心本自清净,本自圆满,本自具足万法,是不需要修的。那么我们要修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贪婪心、自私心、散乱心……只有把这部分心放下了,先天本自圆满的那部分才会显现,才能拿出来用。所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为什么不说“自在菩萨观”呢?观自在菩萨,就是找自在菩萨的意思。如果已经是自在菩萨,就不存在观了。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身忙心闲,一个没有方向、迷失自我的人是身闲心忙。过去的祖师每天都在度众生、讲法、建寺……要做多少事情啊,但他们的心都是安住在当下。虽然工作千千万,但他们都是有条不紊地做一个放下一个,做一个放下一个,一丝不乱。所谓的请佛落位,心安住在佛坛上,落位了,自然就自在了。

香板的力量

上面就是关于法师开示的香板的力量了。我们平时可以去礼拜佛菩萨的,而且我们可以和诸位师兄一起修行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

...查看更多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诸位师兄之中有的人是知道香板的,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禅堂法器。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而且关于香板的故事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关于来果老和尚和香板的佛教故事。

头陀苦行

到六月二十五日,我私自过海,准备行头陀苦行。那位苦行僧听说我要去行头陀苦行,不忍心我独自上路,随同我一起过海。但是,我不愿有人相伴,就向他要了一方便铲、棕蒲团、木瓢、筷子,瞒着他躲进了深山。

我躲进深山后,在山上打了九天的饿七,加上上下四天,共十三天未进饮食。由此一饿,家情俗志,彻底忘记干净了。

我由普陀山回到宁波,一路行脚到金陵,拟前往宝华山受戒。一箪食,一瓢饮,一路化食赶往宝华山。没有料到夜里歇脚在水边时,僧帽、瓢、筷子、方便铲等物,被路过的行船纤绳刮下水,杳无踪迹。第二天醒来,寻一竹棍,化缘一个瓦盆,一路讨饭。有时五天没有东西吃,有时三天都不见一粒米,日夜兼程,历尽艰辛,赴宝华山受戒。

落难宝华

至是讨饭无人给、做和尚无人收、做道士无人要、做工又无本钱,直到山穷水尽。就在去七里甸十里许,小土地庙内,与化子同歇一夜。

第二天早上,我立下誓言:“从这里开始启程,直到走到扬子江,若是无人救我出家,自愿投江,转世再来,出家做和尚。”就这样走一路,哭一路,想着自己的命就在这条路上,走到江头时自己也就投江而死了。

回顾自己的誓愿,若不是弥陀寺当家相救,自己直抵扬子江,必定葬身大江。自己最初发心朝圣南海,出家后一路行脚,辗转来到句容县宝塔寺,虽然比不上善财童子行脚于一百多个城市,经历百城的烟水,却也有磨砺身心,舍命求道,唯道是尊的情怀,自己的身形展现与诸佛菩萨的行谊相比略见一二。这一路磨砺对于刮除心性的尘垢、化去习性、消除业障,破除身见,有不可思议的受用。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开悟金山

立誓以开悟为期限,不开悟不出禅堂,修习不倒单,不告病假、香假、缝补假、经行假、殿假,宁愿死在禅堂,不死在外寮。一心参念“念佛是谁”,毫无其它杂念。

刚开始进禅堂的时候,不懂禅堂规矩,从早上打板起床开始,到用点心时,共挨打三百多香板。仅仅半天,到开大静后,共挨打四百多下香板。

身体虽挨香板,内心却未生毫无烦念,反而深感惭愧,唯念劳烦执事,搅扰大众。从此,留心学习禅堂的规矩法则,堂内外规矩默背熟透。

规矩背熟后,方才安心办道。任何人都看不见我的眼珠,听不到我的声音,从未见我转过一回头。

放香时,东单和西单有人来我位前,请示问话,周围一转,广单上下,都有人围听。

至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六支香敲一下开静木鱼时,猛然醒悟,顿时如同卸下千斤重担,自打从娘胎里出来,大哭不止。悲伤感叹直到今天,沉没轮回,枉受苦楚,可悲可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悲伤的呢?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上面就是关于来果老和尚和香板的佛教故事了。我们平时若是能够认真的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而且我们也是可以推荐别人来修行佛法的,这样的话是很好的。

...查看更多
结语

香板具有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香板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众时亦使警策。定中警策:在禅坐中,和尚供养每一位僧众一下香板;动中警策:首先由维那师根据实际情况,跑香后打站板,然后依序分班站立后,请和尚开示打警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