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学

"

三学是佛教教义。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三学——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三学——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佛法的三学是什么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行的全部内容。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能使静虑澄心者。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者。戒定慧三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依止于戒,心乃得定,依止于定,智慧乃生;再以慧见持戒,持戒才能正确无误,修禅才不至走入魔境,最后依慧而得解脱,故三学中,以慧为根本,以戒为基础,以定为方便。

三学的意义

戒学

戒学又称增上戒学,三学之一,又称戒律。原系佛陀住世时,举外道所作之非行来教诫佛教徒者,适用于出家、在家二众。依广义而言,戒通善恶,凡是善恶习惯都可以称为戒,例如好习惯称为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为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是指净戒、善戒,特别是指佛教徒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

三学的意义

定学

定学亦称增上心学,三学之一。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能令心专注,远离散乱浮沈,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就是定,也称为禅定。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禅定有如此大的功效,是因为自古以来成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

三学的意义

慧学

慧学又称增上慧学,指简择事理之精神作用。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俱舍论光记》卷一亦有解释,谓能推求、能虑境、能有所成办,故名为慧。慧,梵语prajna,音译般若,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一般宗教多重视信仰或慈悲的层面,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拥有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拥有般若智慧,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

...查看更多
何谓“三学增上”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对于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来说,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萨”,等等。而其中,“三学”、“六度”、“八正道”,是最基本的佛学概念。因为在不同的解决途径中,很多核心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的。

三学六度八正道

三学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三学六度八正道

六度:度梵语为波罗密达或是波罗密多,翻译成华语为到彼岸,六度既是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六度是大乘菩萨道的修学总纲,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五种又必须建版立在般若的基础上与般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又称之为般若眷属。

三学六度八正道

八正道:

1、正见。

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通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

2、正思维。

又称正志、正思、正分别等。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勿起贪、嗔之念,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3、正语。

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

4、正业。

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5、正命。

顺从佛陀的教导,远离五种被认为不正当的职业(相互标榜、乍现奇特、占卜巫术等),从事正当的职 业来获得生活的来源。

6、正方便。

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7、正念。

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净观等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

8、正定。

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查看更多
佛教中的“三学”、“六度”是指什么

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戒定慧三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其中戒是入门,定是枢纽,慧是成就。学佛者必须修持这三种基本原则,即戒、定、慧。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

什么是三学

一,戒。就是戒律,是起心动念和言行的标准。从小乘说,戒就是诸恶莫作,停止一切恶的言语行为,不再制造恶业恶因。从大乘来说,那就是摄心为戒,不但恶的言行不能有,恶的念头都不能有,并且还要发菩提心,修一切善业,利益众生。《四分律》卷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这是说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住处,一切定慧等功德,都由持戒而成就。

什么是三学

二,定。能令心专注,远离散乱浮沈,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就是定,也称为禅定。就是制心一处,心念不受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所动,这是大乘的定,是戒定慧三学的中心。外境造成的种种打击、刺激、诱惑,我们的心不为所动,不会受到干扰;我们内心浮现的各种妄想杂念,也都能够降服,这就是定。佛定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得定的。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

什么是三学

三,慧。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是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个慧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聪明才智,也不是文化知识,知识是外来的,可以不需要戒定,只要博学多闻就能得到。这个自性般若智慧不行,它是从里面来的,一定需要戒定。戒是帮助我们得定,提高自己的德行;定是帮我们开慧,帮助我们放下,放下之后,智慧就现前,智慧反过来又帮助我们看破,得更深的定,再得更大的智慧,最后究竟圆满,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查看更多
三学与八正道

从佛法修行解脱的角度,只有一乘道,各个法门其实都是方便说。佛告诉我们出离生死的一乘法,从真正体悟真理来说,是无二无别的,叫做同入一法性。从修行的方法来说是同样的,适应众生不同的根性。佛是说有种种的方法的,但是除了方便引导众生以外,论到出离生死的根本之道并无差别,总不出三学。

三学和八正道开示

三学就是戒定慧,三学应该称为三增上学。就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定学),增上慧学。增上是有力的、能够提拔众生向上进步的、能够为众生所依靠的意思。三学有相依相应的关系,是求取解脱道的人不可缺少的修学历程。绝对不会说不修戒就能成就定,不修定就能成就慧——没这种可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得解脱,肯定是这样的阶梯。

三学和八正道开示

在佛说明道谛的时候,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分”或者“八圣道支”,这是成圣的正道有不可缺少的八种成分。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三学,正见正思维是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精进包含了三学,戒定慧都要正精进求学。

三学和八正道开示

八支圣道是三学,也就是一乘法,佛为须跋陀罗说:“外道没有八正道,所以没有圣道圣果,没有解脱,佛法有八正道,所以有圣果有解脱。”可见八正道是能入于涅槃的唯一法门。愣伽经中说:“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当中都讲到八正道。五乘共法中的八正道以善为正;三乘解脱法中解脱为正。

...查看更多
结语

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