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谛

"

俗谛的含义: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引申指浅陋的道理,又称世谛﹑世俗谛与真谛相对,一般来说,俗谛则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有时间,有空间,有万物,有万法,有有无,有同异,有断常,有生灭,有分别,有因果,有三世,有六道。

俗谛——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

俗谛——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

真谛、俗谛有什么区别呢?

佛教徒除了俗谛之外还得有真谛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肯定都是听说过俗谛的,其实俗谛就是指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引申指浅陋的道理。世俗谛虽然无常变化,不能永恒;但佛教徒除了世俗谛外,还有真谛。

真谛是空性,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是一种假!它是不固定的!而不是固定的就会自在,比如说,那尊佛像摆放到什么方位?只要觉得尊重、欢喜就好!佛法没有定法!不一定说这尊佛像一定就放到这儿好,别处不好!大家想想,各个寺院、道场,包括居士林这个地方,它不能是寺院的标准,即使是也要因地制宜!所以我们不能执着,而是随缘安放就好!所以佛像的位置,只要觉得很欢喜和恭敬,就是最好的!有人故弄玄虚,必然别有用心!你懂的!

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明明说“不也”,即不是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是”呢?我们凭什么活在那种固定的法中呢?我们活在固定的法中,那就是我们有成见!觉得这样是对的,那样不对的!那么,这就已经不是佛教正法的信仰!如果大多数人都活在这种成见里,那么如果我们有能力,愿意发心,可以按着这种成见的游戏,先随缘后改变!当然不是借口!

佛教徒除了俗谛之外还得有真谛

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当我们已经不再把自己的成见当作一种标准的时候,我认为佛像摆放在哪里都好!只要它跟环境的整体布局协调就好!如果不协调,比如你把那尊佛像摆放在这中间了,那就不一定正常!我首先第一个反对,因为你放在中间不合适,所以说没有固定的标准!

佛教徒除了世俗谛之外,还必须有真谛!所谓真谛,就是它不固定!不固定很正常,因为是一种假!我们就不执着了,却可以做好游戏!佛像摆放在那儿好,摆放在这儿不好……那都是世俗谛上的事,告诉你,修行就是在真谛上下功夫,当然不可以违背世俗谛!如果只是在方位上纠缠计较,而不去思考佛像引发我们的慈悲和智慧,那么除了心外求法,误解和误导之外,再就是有欺骗的内容了!末法时代,我们还是要明白真相,而不是假相!

佛教徒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的说法,所有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都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切都是定数,都不可更改,那又何必修行、何必学佛呢?学佛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变命运吗?因此,为了打破这些观念,为了超越这些因缘,我们就必须修行。

佛教徒除了俗谛之外还得有真谛

上面就是关于二谛中真谛的讲解了。我们是可以在家中供佛的,供佛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了解供佛的方法,比如供佛的物品和供佛的位置等等。

...查看更多
俗谛 您是什么人 遇见什么人

净土宗宗风--俗谛解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肯定都是听说过二谛的,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今天我们来介绍的就是净土宗宗风俗谛。

第一条 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这一条是六条的总纲,共三句,说明佛、人、己三重关系,标明信、慈、谦三项德目。

三句当中,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为本源,如龙头、马首、旗帜,牵动、指挥全体。信仰的生活,佛、人、我三重关系包含无余。由对佛的关系确定,人我关系自然摆正,有恒定、如实的标准故,如观北斗而定诸方;不言而化,无为而治。俗谓:不看僧面看佛面。以佛为准,社会人心变得简单纯洁,有定向,有标准,经言:“ 佛所游履,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若不信佛,则有无穷人我,各自为准,互不相服,混乱失据;社会不稳定,人心不幸福,上焉者借道德维系、法律约束,下焉者靠武力降人、独裁统治。他教则言“神”,古人每言“天”。

信、慈、谦三德,以信为本。由对弥陀恭敬信顺,故能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即是由信,流出慈与谦。信中所出慈谦,是真慈、真谦。否则,凡夫自私自利,骄慢自我,如何肯,又如何能做到真实慈谦。受到弥陀大爱,故能爱他人。如口袋里有钱,才能掏钱给他人。知道自己也是要靠弥陀救度的罪人,自然有一分谦和的心。如同病相怜。与佛的关系,为一切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故首句说“对弥陀恭敬信顺”。恭敬,身业,兼口意;信顺,意业,兼身口:恭敬而信,信而顺。以信为体,敬为相,顺为用。

恭敬——至诚心;信,深信不疑——深心;顺,顺彼佛愿,愿生彼国——回向发愿心。

“对弥陀恭敬信顺”,即“南无阿弥陀佛”。“对弥陀恭敬信顺”,本是真谛;置于首句,示净土法门从果向因,依真立俗,真俗圆融,为人处世之法全依念佛往生为本。有这一句,以下各句才成为俗谛,不然只是普通世善。

第二句“对他人恩慈体贴”,说明对人的关系之行为准则。恩,恩惠,加恩;慈,慈悲,慈爱;体贴,站在对方立场,同体贴心地为对方设想。以慈为体。慈心为怀,自然有恩惠体贴的行为。他人,除自己外一切人,远近、亲疏、长幼,乃至横逆如怨敌,皆一概施以恩慈体贴。不求法律的公平正义,远超一般的道德范畴。若仅依凡夫为本位,根本做不到;但由于“对弥陀恭敬信顺”,弥陀的大爱流入心中,众生本有的佛性生命觉醒,便涌动着热爱他人的愿望。虽然凡夫的贪嗔痴性,总是抑制佛性的真生命,以致我们的心性如同双方交战一般,反反复复;但佛性的生命是随顺真理的不竭生命,故而不可抑制。如同树根得水复苏,迟早枝条泛绿,即使表面看上去如同枯死之树,在不可见的地下却是活树。念佛人,心灵得到阿弥陀佛救度法水的滋养,是净土的活人,成为“圣众庄严”,称为“芬陀利花”,现生入不退转,平生往生业成。“对他人恩慈体贴”,既是念佛的深化扩大,也是检视信仰的一面镜子。对弥陀的爱心沁润有多久,感悟有多深,对他人的恩慈体贴也会相应表现出有几分。越是感受到弥陀的爱,越想爱他人。心中生不起爱人的心,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弥陀的爱。“对他人恩慈体贴”,虽说是俗谛,其实是真谛念佛在世俗间的自然体现,即是念佛生活化;世间一切人我关系,都依弥陀爱心为原则,即是生活念佛化。化而又化,生活即是念佛,念佛即是生活,如同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不离水,前后左右都是家。孔子说仁,基督教说博爱,与慈相仿,而来源不同。

净土宗宗风--俗谛解

第三句“对自己谦卑柔和”,说明自处的心态。谦,下,不骄;卑,低,不慢;柔,不刚;和,不暴。以谦为体。内具谦德的人,自然显现卑下柔和的相貌。不论人前人后,明暗表里,心心念念,常保谦卑柔和的心态。因为还是凡夫,我执坚固,我慢高举,要做到谦卑柔和实在不容易。所以这一句也必须依持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才有可能;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弥陀的光中,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罪业、污秽;弥陀的光照越亮,越能见到自己的罪深,越不敢以自恃的心高慢他人,反而能以柔和的心怜悯对方。一时不在谦卑柔和的状态,便一时凡夫的心起,忘记了弥陀的慈悲,逃逸出弥陀的光照。凡夫的心,如同佛魔相争的战场,谁胜谁败,操在我心:心向佛倾,则佛胜;心向魔倾,则魔胜。虽然自命为佛子,多数时候,心还是向魔而倾。

谦,六爻皆吉,所向亨通;卑,如水处低,乃成其大;柔弱胜刚强;和气生万物。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信佛为本,内慈外谦。先不说如何爱人,至少不要凌驾他人;纵然不能恩惠他人,也不要侵略他人。

净土宗宗风--俗谛解

上面就是关于净土宗宗风俗谛解的讲解了。我们平时多多的修行佛法肯定是很好的,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在家中供佛的,当然供佛并不是很简单的,我们可以弄清楚该如何供佛之后再去供佛。

...查看更多
净土宗的真谛与俗谛

【真谛】是什么意思?胜义谛和俗谛的区别

诸位师兄肯定都是听说过俗谛的,和俗谛相对的就是真谛。真谛和俗谛合称为二谛。俗谛是指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引申指浅陋的道理。

真谛指从圣人觉悟的角度观察到的诸法实相,究竟绝对的真理,又叫第一义谛、胜义谛。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

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区别

世俗谛重在讲一切的现象是因缘和合,胜义谛就一切因缘能够显相,因缘能够变化,他的根本是因为,所有因缘的本性是自性空的。世俗谛强调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说因缘和合是因为它是空无自性,语言上可以这么说。

分别就是:一个是在讲有的时候,告诉大家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呢,一切法的因缘都证明它是空无自性的,胜义谛是要通过修行而证到的。

世俗谛上众生有生死可度,所以要发起广大的,普度一切如母众生的心,这也是世俗谛的菩提心。然后通过修行自己安住在甚深的佛法的智慧当中,去转化众生的业力,同时又能够无众生相,超越众生的假相,超越这些恶业的相,而达到本质的来扭转众生的命运,化解众生的灾难,来救度众生的,也叫胜义谛的菩提心。

各辞典对真谛的解释

《佛学大辞典》对真谛的解释

真谛,(术语)二谛之一。真谓真实无妄。谛犹义也。对俗谛言,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是也。【又】(人名)真谛三藏也。

《佛学常见辞汇》对真谛的解释

1、二谛之一,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知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

2、指真谛三藏,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于梁武帝大同十二年到中国,师在中国所译经论,凡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为中国四大译经师之一。

【真谛】是什么意思?胜义谛和俗谛的区别

《三藏法数》对真谛的解释

(一)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三乘归实际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谓也。盖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荡之,则谓实之情自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诸相若离,则真空之理自然谛了,故名真谛。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对真谛的解释

摄论宗的创始人,西天竺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后入佛教出家,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五四六)来华,受到梁武帝的礼遇,本想在建业译经,因值侯景之乱,展转流寓各地,曾在富春令陆元哲宅译《十七地论》。后于陈文帝天嘉四年(五六三),应广州刺史欧阳讫之请,译出《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论》十二卷。

陈光大二年(五六八)八月,他的首座弟子慧恺逝世,他与其余弟子法准、道尼、智激、法泰等十二人,发誓弘传《摄大乘论》及《俱舍论》二论,使无断绝。翌年元月即于广州病逝,享年七十一岁。真谛为我国著名的译经家,《续高僧传》载真谛在华二十余年间,译出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其主要译作有《十七地论》、《金光明》、《弥勒下生经》、《仁王般若经》、《大乘唯识论》(即唯识二十颂)、《摄大乘论》等。

《俗语佛源》对真谛的解释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事相对于世俗来说,真实不虚,理性对于圣者来说,真实不虚,所以都称为“谛”。隋·智顗著《四教义》,其中引用《大智度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若不知二谛,则不知真佛法。”

二谛:一是俗谛,二是真谛。俗谛是俗事上的实义,真谛是真理上的实义。真、俗二谛广泛涉及一切诸法,可用以说明事理深浅的不同涵义,因而诸佛皆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使之由浅入深,因事达理。如果不知二谛,就难以了解佛法所说的义门。

真谛亦可泛指佛法,如唐·元稹《大云寺》诗:“真谛承知别,迷心尚有云。”后来真谛常见于一般言语中,表示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如说“得其真谛”,就表明对某一事物具备正确、深入的理解、认识。如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说:“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

【真谛】是什么意思?胜义谛和俗谛的区别

上面就是关于真谛是什么意思的讲解了。现在很多的师兄都是在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想要修行佛法的话一定要认真修行。而且我们也是可以和师兄一起修行的。

...查看更多
什么是真谛、俗谛?

没有俗谛,就没有真谛

相信诸位师兄都是听说过俗谛的,俗谛是二谛之一,与之相对的就是真谛,而且静波法师都将世俗谛比作是世间的游戏规则。静波法师开示过俗谛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静波法师开示的内容。

《华严经•世间净眼品》中说:“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这个道场在摩竭提国,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那个地方,有金刚宝座清净庄严,其中用各种珍宝装饰,各种鲜花围绕这个金刚宝座!

当然,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第八卷中记载:“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在娑婆世界,现在的这个劫叫贤劫。在这一劫里边,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还将有九百九十六尊佛,要在这个菩提树围绕的金刚座上成道(成佛),下一尊佛就是弥勒佛。这个才是道场!《大唐西域记》里边有这样的记载。如此对照观想,警醒自己,怎么可以不与佛陀正法相应呢?

上面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道场”一词最初是专指佛陀成道的地方。这就是道场,这个是真正的道场!所以我们发现,哦,道场原来是这样的说法。

后来的“道场”则由专指佛陀成道处,演变成泛指一切僧人修道的处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寺院。

僧肇大师在《维摩诘所说经注》中说:“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什么意思?就是自在静坐修道的地方。就是你自在、静坐、修道,达到了自在、解脱了的地方,那就叫道场。“道场”应该这样去认识,这样去理解。

在《大宋僧史略》卷中记载:北魏太武帝于始光二年建至神道场。六年后又敕令州镇建立道场,令于帝之生日营斋转经,世称之为生日道场。所以在皇帝出生的那一天,各州镇都建立道场,设斋诵经,也叫生日道场!这是北魏时期的故事。

“道场”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发生演变了,原来是专指佛陀坐在那里成道的地方,后来一点点就开始变化;僧肇大师认为,能够解脱自在,能够静坐、修道,就是道场。后来演变成生日道场,这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在《宋高僧传•少康传》中记载:少康尝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以行道唱赞。少康是净土宗的祖师,他开始建立道场念佛赞佛,是净土宗道场。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音【yǐ】)在《摩诃止观》第二卷中,将常坐、常行等四种三昧之行处称为道场。即把行、住、坐、卧四种三昧当作道场!其实我想告诉诸位的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我们的心,因为心才是真正的道场!虽然离不开外在的道场!所有的佛法,都是中道圆融,内外兼顾,缺一不可!

各类诗文中经常有八修行之所,称为道场!比如晋代支遁的《五月长斋诗》中说:“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生啊,八苦交煎,漂流不定,怎么样呢?最终大家应相会在修行解脱这条路上!生命需要信仰的归宿!

唐代王昌龄《诸官游招隐》中说:“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意即:回过头来,指着岩石上的树开的花,就如同听到道场的鼓声。其实,这些都是有佛教信仰的人的诗句。由此看来,这是诗人借着岩树上所开的花比喻佛法,来警醒我们,花开花谢无常之意!其实是让我们去反省人生的真相!从而改变执着,改变轮回!

隋朝之时,隋炀帝崇信佛教,为了统一佛寺的名称,敕令一切寺院改称为道场;而且,还把建在皇宫的佛龛,以及其它佛事活动场所叫做内道场(皇宫大内的道场)。这一时期的道场就变成了寺院的别称。比如《佛祖统纪》中说:“(隋大业)九年,诏改天下寺曰道场。”(这就是依据)。佛寺改名之后,道场便成为佛寺的另一个称号,此后一直流传到今天。就是,隋炀帝的时候,把天下所有的寺院都叫做道场。如果我们想要去寻找一下它的根源何在的话,那就是从此而来!

没有俗谛,就没有真谛

禅门临济宗,则专指供云水僧修行的场所称为道场!过去寺院都叫云水堂。什么叫云水堂?外来僧众参学挂单的地方叫云水堂,也称为道场。他们来云水堂干什么呢?来求法、问道,所以叫道场!于是,云水堂叫道场。

道场在转变的过程中,其功能也有所变化,最初专指修道的场所,演变为无论有无殿宇堂舍,凡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均称为道场!

但是,我已经讲过了,被称为道场的寺院,应该是合法的寺院!僧人应该是合格的僧人!他们要做的事,应该是修行和弘法!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有责任和使命!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呢?那就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这两个使命是真和尚无法回避的!不要说,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做好也没有什么骄傲的;做不好倒是应该深感羞愧,值得反思反省!当真和尚不真的时候,假和尚还假的了吗?

在《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中说:“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段经文强调恭敬供养《法华经》的重要,认为凡是《法华经》所在的地方,即为有佛的法身存在,所以应该去建塔,造寺院;只是现实中,信仰需要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不可以因为信仰而任性!所以,建立道场,需要守法守戒!也就是入情入理!如果因缘不具备,不能建立塔寺,何妨到合法寺院活动?更何况: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可见,心是道场!通过外在,改变的还是内在!

大家想一想,《法华经》告诉我们的道场,其实是法身佛所在之处。什么叫法身佛呢?大家要注意,我们后面那个佛像是铜质贴金的,它是佛的金身,也就是他的塑像,应该是佛的化身!虽然还不是那个真的八十岁的化身!只是为了提醒我们向佛陀学习!所谓佛像、经书、出家人,这是世俗谛的三宝;那个真谛的佛,就是觉悟!法之所在即是法身佛所在!因为法是无常、无我、解脱!道理需要清净的出家人说明!如果能够从世俗谛感悟到真谛,法身佛就在当下!所以我们今天通过世俗谛要完成真谛,真谛就是法身佛。大家想一想,法身佛是不著相的,要即相离相,不离开那个相,但还要不执着那个相的,所以叫法身。感悟到法身是不容易的!

《法华经》等佛说的经典所在的地方,无论此处是否有佛寺、殿堂,均叫道场。这就给了我们一个信息,即:“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法界的性是没有实在性,就是空性),一切唯心造”;它同样也给了我们另外的信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我们说心是道场。哪怕你这个寺院是合法的,哪怕你这个出家人是合格的,你如果心不在焉,麻木不仁……也不见得就是道场!即使是道场,也只是世俗谛的道场,不是真谛的道场,请大家注意!我们要完成的是真谛的修行、真谛的证悟,但如果没有世俗谛,就没有真谛;而只停留在世俗谛上,也就没有真谛!这是佛教徒需要明白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会自以为是,偏向一边而误人误己!

没有俗谛,就没有真谛

上面就是关于静波法师开示的世俗谛了。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很多师兄都是在修行佛法的,他们都是想要忏悔自己,并且能够为自己积攒功德,所以说我们也是可以修行佛法的。

...查看更多
结语

俗谛是我们人类应该遵守的人伦道德以及各种善业善行,佛弟子更应该遵守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俗谛虽然与我们能否往生没有关系,但是真能念佛的人自然会尽力按照俗谛来做,而且没有得失之心,自然汇归一句名号里面,摄万行归于一句佛号。

相关新闻